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2004年,甘肃汉子砸10亿在沙漠养鱼30年,几乎赔光家产,却说值得

2022-11-17| 发布者: 榆次便民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干涸的沙漠中能养鱼,你信吗?一个甘肃汉子,投资数十亿元,愣是在没有水的沙漠养起了鱼。他为啥非要在沙漠......
新闻媒体代理 http://www.szhqjf.com

干涸的沙漠中能养鱼,你信吗?

一个甘肃汉子,投资数十亿元,愣是在没有水的沙漠养起了鱼。

他为啥非要在沙漠养鱼?

在洪水、沙尘暴中四次命悬一线,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敢吃螃蟹的甘肃汉子叫何延忠。

他的老家甘肃永登,地处库木塔沙漠边缘,经济很落后。

永登常年干旱,但神奇的是,这里却有一汪祁连山冰川水融化的药王泉。

药王泉泉水清澈、水质很好,但水温比较低,常年只有8度左右,一般的鱼儿根本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有一种名贵的鱼儿,却特别适合这样的生存环境。

它叫红鳟鱼,是朝鲜曾经送给周总理的“国礼”,虽然名贵但特别娇气,只能饲养在高寒地带。

这种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非常高。

1988年,一次机缘巧合下,何延忠在报纸上看到红鳟鱼的消息,他立刻动身去考察。

经过一番调研,药王泉的水质特别适合红鳟鱼,何延忠希望带着村里的乡亲一起办一个红鳟鱼养殖场。

永登的乡亲们过得并不富裕,一是拿不出买鱼苗的钱,二是大家根本不相信药王泉能养鱼。

何延忠承诺,只要大家愿意干,挖鱼塘、引泉水、买鱼苗……所有的费用他全包了。

其实,何延忠心里也没底,几百年来,家乡恶劣的生态环境,从来就没有人动过养殖致富的心思。

忐忑不安中,何延忠和乡亲们用心养育着这群“宝贝”。

一年后,当第一批鱼儿丰收出塘,村里人的收入翻了上百倍。

不到30岁的何延忠靠着养鱼,资产超过上亿元,成了人人羡慕的富豪。

然而,何延忠并没有满足现状,他的心中还有一个大梦想。

希望能靠着自己的能力,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一条冷水鱼养殖产业链,改善更多贫困百姓的生活。

何延忠顺着药王泉找到冷水源头,祁连冰川。

当他来到冰川脚下的阳关镇时,心中凉了半截。

这里漫天黄沙,寸草不生。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都无法保障正常的用水,更别提养鱼了。

同行的人都劝他,算啦,别折腾了,沙漠里怎么能养鱼呢?

就咱们现在的养鱼规模,三辈子都不愁吃穿。

然而,何延忠认准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没有水,那就想办法搞到水,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就这样,沙漠养鱼的工程开始启动,这可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工程。

阳关镇背靠冰川,有水源,却没有办法在沙漠中蓄水,开挖河道是第一步。

沙漠的恶劣环境比何延忠想象中要严峻得多,他严重低估了挖河道的难度。

沙漠下掩藏着坚硬如铁的岩石,用人工根本挖不动,需要使用专业的爆破工具。

当一切准备就序,运输爆破材料的车辆却在沙漠中寸步难行。

唯一的办法,是在沙漠中修路。

一望无际的沙漠,只能靠人工一寸一寸地铺就路面,有时候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刚刚铺好的路,瞬间就被沙尘掩埋。

为了和沙尘暴抢时间,何延忠带着工人彻夜赶工,运输车走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

这样艰苦的修建工程,整整持续了2年。

当占地1200亩的红鳟鱼基地在荒漠中拔地而起,看着80万尾鱼苗在池塘里欢快游动,何延忠和员工们相拥而泣。

好在苦尽甘来,等鱼儿长成,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何延忠蒙圈了。

沙漠里哪来的洪水?

原来,沙漠没有蓄水能力,夏天冰川融化后的水,就会越汇越大,一泻而下冲到下游。

鱼塘里马上要出塘的鱼,被洪水冲散而出,全部死掉了。

那年,阳关镇的村民们吃了整整一年的鱼,有的人家还专门买了冰箱,塞满了红鳟鱼。

村民们饱了口福,何延忠却亏损了几千万!

沙漠自然条件恶劣,何延忠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沮丧了许久。

箭已经在弦上,没有回头路可言。

何延忠重新修整基地,准备再投新的鱼苗。

就在他重拾信心之际,漫天盖地的沙尘暴席卷而来,黑压压的沙尘墙有几十丈高。

不仅摧毁了何延忠刚刚重建的养殖基地,也彻底击垮了他沙漠养鱼的决心。

这一次,老何损失了将近上亿元!

钱没了,鱼没了,何延忠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多年的心血、上亿的投资在自然灾害前顿时化为乌有,何延忠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何延忠天天都去现场走走看看,像是在和他的这项事业告别。

这天,他突然宣布一个决定,惊掉众人的下巴。

重建养殖基地!

消息一出,大家都觉得何延忠疯了。

两次自然灾害的袭击,让大家对沙漠养鱼失去信心,甚至不再相信何延忠会成功。

当初信誓旦旦跟着他的老员工,一下子走了90%。

何延忠却在这两次灾害中更加坚定了决心:不仅要建养殖场,更要治理好洪水和沙尘。

有人问他,你不是建鱼塘吗,咋开始治沙了?

何延忠说:“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做啥产业都无从谈起”。

重头再来,何延忠更加拼命,四处收集防洪治涝和治理沙尘的资料,找到专家一起想办法。

终于,在四川考察都江堰时,那里的治水原理让他深受启发。

2004年,何延忠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在阳关镇正式启动。

沙漠条件太恶劣,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发生,和时间赛跑,是工程最大的难点。

要抢在洪水季前把河道挖好,何延忠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后来索性就住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冲在第一线。

天灾总是和人作对。

抢工期间,沙尘暴时不时就会突袭,再加上洪水的到来,初见成效的工程一次一次被冲垮。

何延忠心疼极了,在每一次面对洪水和沙尘暴肆虐时,他都不顾一切地冲在抢修队伍最前头。

在滚滚风尘中,何延忠死死地拽住要被卷走材料不放手。

在巨大的洪流来临时,他在沙漠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想抢下即将被冲走的物品。

与风沙、洪水的搏斗中,何延忠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却笑着说:“我的命硬,老天爷不收。”

在直面灾难的过程中,他也总结了许多应对经验。

用收割后农作物边角料加上黏土,铺在沙子上制作成沙障,就能减少沙尘向前推移。

广挖河道,减弱洪水的流量,不让它们汇聚在一起,就能控制住水流量。

何延忠和工人们用了3年时间,耗资近十亿元,终于建成了“沙漠都江堰”。

引流后的洪水,成功救活了上万亩树林,让几百年来未见过绿色的阳关镇,披上了淡淡的绿衣。

太不可思议了,本来只是建成自己的养鱼基地,何延忠却在治理沙漠化上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这次治理,化掉了他几十年来所有的积蓄,何延忠说:

“花的值!”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何延忠冷水鱼养殖产业链终于走上正轨。

2007年,对于何延忠来说是黑色的。

进入汛期的阳关镇,不断迎来洪水的肆虐,沙漠都江堰工程一次次面对考验。

短短几个月,在经历了十几次洪水后,沙漠都江堰和何延忠的鱼塘全部葬身洪水,连一尾鱼儿都没有留下。

站在残破的河道旁,何延忠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昏迷了一天一夜。

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何延忠还是哽咽不已。

让他唯一欣慰的是,在沙漠都江堰的保护下,下游村庄竟毫发未损。

这让病床上的何延忠兴奋不已。

还未病愈的他,立刻委托家人抵押了他在永登县的所有资产,凑了2亿元,决定重建“沙漠都江堰”。

大起大落后,何延忠看开了许多,也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沙漠是他的家乡,为了家乡父老乡亲少受大自然的侵袭,成了何延忠奋斗向前的动力。

再次启动沙漠都江堰,所有的员工都支持他,愿意跟着何延忠坚守梦想。

这次,何延忠请来了水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

在专家的指导下,何延忠和工人们挖了将近60公里的河道,还种植大量适合沙漠的植物。

又是三年,当沙漠都江堰重新站立在茫茫沙漠,当一尾尾红鳟鱼重新跃进鱼塘,何延忠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曾经黄沙漫天的阳关镇,如今也变成了沙漠中难得的绿洲。

何延忠建好了红鳟鱼塘,筹建了沙漠旅游风景区,还开发了葡萄园区。

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边品尝鱼的鲜美,一边欣赏独特的沙漠风景。

何延忠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红鳟鱼开始赢利,仅2011年一年,利润就接近上亿元。

他的冷水鱼产业链初见端倪,成了沙漠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不知不觉中,何延忠竟与沙尘和洪水相搏了快20年。

这20年里,他硬是把“黄沙蔽日”的沙漠小镇,变成绿树成荫的美丽绿洲。

直到现在,他呕心沥血建造的上百条弯弯曲曲的沙障、十几条沟壑明显的河道,依然守护着阳关镇百姓的安全。

何延忠在治沙过程中,创建的一些新技术,还得到联合国相关组织的认可,推广到世界各地。

今年60岁的何延忠,还在不知疲倦搞他的事业。

这事业中不只有养鱼,更多的还是治理沙漠的大事。

何延忠说:“一个人过上好日子不算,只有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才算!治理沙漠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做,一次做不了就接着再做。”

有人说,何延忠创造了一个“沙漠奇迹”。

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奇迹背后,需要承担常人无法想象的心酸和苦楚。

这么苦的事情,为啥还要做?

中国人的骨子里,迎难而上从来都不只是嘴上说说。

只要有想去的地方,只要有想事的事,就用尽全力去逆天改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去做就对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榆次便民网 X3.2  © 2015-2020 榆次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