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家长群里内卷太严重,车、房已经是过去式,新一轮攀比太激烈

2022-08-13| 发布者: 榆次便民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话被现在的家长奉为圭臬。随着家长对于教......
7119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7119.xyz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话被现在的家长奉为圭臬。随着家长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如今的家长费尽了心机,就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做到这一点,家长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学校也十分重视孩子的成长,为了保持家长和老师的有效沟通,让家长们更加清楚孩子在学校的动态,每个班级都会建立一个家长群,在家长群里发布一些通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群却渐渐变了味。

家长群变了味,家长在群疯狂内卷,比财力已是过去式

建立家长群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便家长接收学校和班级发布的一些通知。但如今的家长群,却成为了一些家长,互相比拼的擂台。

原来的家长群,似乎被一些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曾经有消息报道过,部分老师,在家长群内,给家长“布置作业”,把学校要求完成的任务推给家长。结果引得家长们的不满。

后来又有部分老师,在家长群里,求助家长帮助自己批改作业,表示自己的工作量太大,难以完成。只能说,这样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应该被及时整治。

这种情况被严肃整治以后。家长群内,老师安静了,但是一些家长却开始“蠢蠢欲动”。这些家长为了在老师面前留下印象,为自己的孩子争口气,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家长委员会”就为家长们提供了这个舞台,这个组织原本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以及更便于和学生沟通而设立的。班级里,会组织选拔出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家长作为代表,这样会更容易沟通。

这就成了家长们互相炫耀的契机,家长们为了表示自己支持老师的工作,纷纷毛遂自荐。而且在群内介绍得十分正式,介绍自己毕业的学校、担任的工作、曾经的荣誉、目前的薪资。

这样一通发言过后。很多没有发言的家长们,纷纷吐槽:“这履历,竞选家委会真是屈才了。竞选杰出青年都绰绰有余。”

群内晒车晒房晒学历,引起部分家长反感,老师也不便多说

你方唱罢我登场,学历水平在线的家长,在群里开启了“凡尔赛”模式。头衔一个比一个大,履历一个比一个牛,车房已经是过去式,证明自己是高学历人才,才能在家长群里有一席之地。

这样的情况,老师也不便多说,毕竟这些家长,都是在为了竞选家长委员会做准备,是在支持老师的工作。于是家长群里人才济济,看得老师都直呼“这届家长太卷了”。

这种不良风气,也引起了部分家长的反感。很多家长坦言“不想点开家长群”。这本来是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心得的工具,但是一些时候,一部分家长也借着分享带娃日常的借口,炫耀自己的财力。

这样的炫耀让其他家长感到反感,这样整天就知道在家长群内炫耀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也会戴上这样的风气?

一些家长,表面上是在为自己的孩子长脸。但是实际上,这些人不还是在炫耀自己的实力?希望收获别人艳羡的目光?这些攀比心如此严重的家长,是否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真的是让人细思极恐。

假如孩子无意间点开了家长群,看到这样的对话,那普通家庭的孩子会怎样想?会不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

孩子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这也并非是件坏事。家境并不能代表一切,家境良好的孩子更不代表就可以一帆风顺。

笔者寄语

笔者认为,有些家长的想法存在一些误区,并不是受到众人的羡慕,就意味着孩子的能力强。与其在家长群里疯狂展示自己。不如把重心放在教育孩子的身上。

毕竟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意义。

这些才是能够陪伴孩子一生的财富,否则,即使自身的履历再精彩,能力再出众,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没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甚至让孩子模仿到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那这个优秀的履历又有什么用?

所以笔者也呼吁各位家长,停止在家长群内的内卷,把重心放在教育孩子身上。这才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榆次便民网 X3.2  © 2015-2020 榆次便民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