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背篼“背”出来的新村庄

2022-05-23| 发布者: 榆次便民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村情简介】龙歪村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4公里,属于典型的“一分泥九分石”的......
剧本杀是什么游戏

  【村情简介】龙歪村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4公里,属于典型的“一分泥九分石”的大石山区,辖11个村民小组442户1663人,人均耕地0.6亩,人均水田0.01亩。据不完全统计,该村现有劳动力1134人,其中971人常年外出务工。

  在隆林县城的大小广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摆街”群体:身着汉族服饰或是简单便服的女人,三五成群、七八一伙坐在一起,她们或聊天,或绣花,或纳鞋底,身边放着一个竹背篼,倒梯形的背篼里放着板锄、铁泥箕等物件。她们把这种沿街备好“行头”等活路(泛指各种体力劳动)的过程叫摆街。时刻准备着,只要有需要,她们的身影随时会出现在建设工地、砖石砂场等需要背背篼的活路现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背篼不仅“背”出了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背”出了她们身后一个个美丽的新村庄,讲述着别样的乡村振兴故事。

  天刚亮,30多岁的卓洁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来到小广场,屁股下面垫一张纸板,开始等活路。不一会儿,她的身边就聚集了几个姐妹,彼此之间小声地互通着近几天的活路“风向”。8点刚过,她们接到了第一单活,帮一装修户背细砂上5楼。活大半天就干完了,每人拿到了百来元钱。

  这是卓洁英她们一群人日常背篼活路的一个片段。(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卓洁英是桠杈镇龙歪村出来背背篼的第三拨人,在隆林县城,她租住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半地下室,但是在老家,她有一幢三层楼房。

  近日,笔者跟着卓洁英走进龙歪村,见到了一个背篼“背”出来的新村庄。

  蜿蜒曲折的通村通屯水泥路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带子,把散落在山脚下、半山腰、山褶子里的,或大或小的11个寨子串起来,屯屯相通,户户能连,四通八达。或粉白或青灰或朱翠的小楼一幢比一幢高大、精致,错落有致地掩映在丛丛碧翠里。数不清的家庭水柜和遍地的石头紧邻,浑然一色,不细看,还真分不清哪个是石头,哪个是水柜。房前屋后的芭蕉树、枇杷树、桃子树、椿树在明媚的阳光里安静生长、开花、结果,正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一景致,是2000年以前龙歪村人不敢想象的。那时的龙歪村,玉米地虽然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村民从白天忙到黑夜,但住的房子还是狭窄阴暗的石头房和四面透风的木瓦房。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是坡,石头远比泥巴多。”龙歪村就像老人们说的一样,本是一条龙,可是被满山的石头挤歪了。漫山遍野的石头成了挡在群众和好日子之间的一座山。

  2000年春节过后,在几位村干部的鼓励下,为了让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冉孟志和丈夫牙一咬,关上家门,举家到县城打工。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的他们把心一横,厚着脸皮和其他几个一起出来的熟人到人流量多的路段“摆街”,开始了龙歪村第一拨人的“背篼生活”。当时,正值隆林县城百业待兴,私宅也如雨后春笋,是各行各业兴盛的初期,勤劳且舍得花力气的冉孟志夫妻俩,第一年就攒了近1万元,两个孩子也第一次捧回了双科优秀奖状。

  一石激起千层浪。龙歪村人一传十,十传百,到了2012年,全村已有86%的人举家外出务工,有一半多的女人在县城背背篼。“去远的地方打工不好带上老人和孩子,在县城,老婆背背篼,我在建筑工地一边干活一边学技术,收入也还行。”村民小贵华年轻时在广东打工,结婚有了孩子后举家到县城租房务工,也在老家建了楼房。

  到了2020年,龙歪村已是条条道路通屯,人人住上楼房。出门坐车,进屋脱鞋,基本已不是一句玩笑话。

  上计兴屯的张义万,是较早一批到县城背背篼的人之一,他们不仅在老家建了一幢240平方米的楼房,还在城里购了商品房。虽然现在他们已转行搞起了搅拌机工作,但是从来没有忘记背背篼的日子,正是那些日子让他们“背”出了二次创业的“第一桶金”。

  “全村有三分之一的背篼人不仅在寨子里建了楼房,在县城也买了商品房。”该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张仕福说,“2000年前,村里出一个大学生稀奇得很,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

  背篼活路不仅改变了龙歪村的面貌,还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命运。

  “如果当初不是我妈来县城背背篼,现在肯定是我来做背篼人。”卓朝美大学毕业后留在南宁工作,她是冉孟志的大女儿,也是龙歪村背篼“背”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

  一路上,卓洁英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联系她帮背东西的人。挂了电话,她打开微信,把哪里需要背篼工,需要几个人,是什么活几点开工等信息在群里语音通知姐妹们。背了10多年的背篼,她靠口碑积攒了不少人气,老顾主们口口相传帮她揽了不少背篼活路,她也有了自己的“背篼姐妹群”。

  “不能让村子成为荒芜的农村。”卓选银拒绝孩子们去县城住的要求,和一群花甲老人留守村里,把坝子地种上良种玉米,山坡地种上椿木、金银花,房前屋后再栽上几株果树,每年养十几头猪,鸡鸭成群,犬吠骡嘶,孤寂的村子被一群老人打理得热闹生动。他说:“一样住楼房,我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菜园子,看到苞谷地,干活累了,喊上几个老者,一碗自酿苞谷酒就着几块腊猪肉喝上小半宿,活得比城里人舒坦、滋味。”

  在甘家队见到甘老太时,她正在屋檐下的躺椅上闭目养神,三层半的楼房粉饰着黄、褐相间的涂料,罗马柱、琉璃瓦、白瓷墙、水磨地板,漂亮而有格调。2011年儿子儿媳去城里背背篼,甘老太也跟着进城负责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现在孙子孙女上高中了,她回村子守房子和口粮地。她说:“儿媳背背篼,时间自由支配,农忙时还能回来帮着春种秋收,不仅保证自己的口粮地不丢荒,还能养些猪、鸡卖,赚点零嘴钱。”像甘老太这样又回村子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守着家,种着地,想儿孙了就坐上村里的小客车去城里呆几天,过着悠闲的“两栖生活”。

  小楼林立,青山叠翠,玉米拔节,树木结果……秀美山乡如诗如画,这就是大石山区新农村最美好的样子!

(文章来源:右江日报)

文章来源:右江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榆次便民网 X3.2  © 2015-2020 榆次便民网版权所有